駕崩
關燈
小
中
大
駕崩
人當真是經不得念叨, 兄弟三人才說完李顯的壞話,李顯便派人給秋東送來了大批賞賜。
秋東懶得瞧,讓來臣看著入庫。
李顯的做派, 還是一如既往的讓人一言難盡。
他先頭不知道怎麽想的,非要踩著秋東彰顯存在感。被太平婉拒後, 又怕秋東真的與他秋後算賬,立馬叫人從洛陽送來一大批珍寶。
求和的心不要太明顯。
此舉可把李弘給氣壞了, 李顯你但凡有點當皇帝的膽氣,也別做如此反覆, 唾面自幹的事吶!
李弘當真想找欽天監的人算算, 是不是阿耶墳頭的風水有問題,才導致大唐江山要經歷如此多的風波?
要不然他真的沒辦法解釋這接二連三發生的一切!
李賢在邊兒上摸著圓鼓鼓的肚子說風涼話:
“吾是沒當成皇帝,但如今瞧著那椅子也並非很舒服嘛,也不知太上皇現今被人灰溜溜趕下臺,在觀風殿可感到淒涼?能否體會吾當年心情之萬一?”
秋東也不勸了,親自下廚給兩人做炸酥魚,才哄得二人勉強消氣。
香噴噴的炸酥魚入口, 秋東講話都有點含含糊糊的:
“三兄做法雖然不盡人意,但四兄如今瞧著沈穩多了, 可算喜事一樁!”
這倒也是。
就從李旦被加封號安國相王, 拜太尉、同鳳閣鸞臺三品, 又能急流勇退, 直接辭去太尉一職, 遠離朝堂, 便能看出他的成長。
當然了, 李顯做事讓人一言難盡的地方並非一處兩處,接下來便體現的淋漓盡致。
李旦已經把遠離朝堂的決心表到這個份兒上了, 他順水推舟,讓李旦徹底離開政治中心,在物質上厚待於他,兩相皆宜,賓主盡歡。
他偏不,非要學人家搞一出三辭三讓的戲碼來——
他打算立李旦為皇太弟!*
好家夥,一下子又把李旦架在火上烤,生怕旁人想不起來李旦曾經做過皇帝吶?
讓李旦做皇太弟?為了朝局穩定,除了被迫遷居觀風殿的太上皇,全天下就沒一個人能同意。
李旦能怎麽辦?
不得不照著皇帝給出的劇本,與他上演了一出三辭三讓的戲給全天下看。
大戲落幕,李旦回寺廟過他的清凈日子,李顯心滿意足,向全天下展示了他的寬大心胸——
瞧瞧,不是吾舍不得皇位,而是相王他自個兒不要!日後吾子做太子,可不要再有人跳出來為相王打抱不平啦!
秋東對此的評價是:
“傻的冒泡!”
李賢把魚幹兒嚼的嘎吱作響,嗤笑道:
“聰明的不是地方。”
李弘心累,再也不想阻止兩個弟弟在背地裏說新皇壞話的行為。
實在是,李顯那腦子裏也不知裝的都是啥,咋不想想他有了今日這一出,日後史書上要如何寫?他的皇位是相王讓給他的?
有了相王讓皇位的前提,那相王的子孫將來想染指皇位,豈不是名正言順?
做事怎的如此顧頭不顧腚?
李弘自顧運氣,壓下每每想到此便恨鐵不成鋼的怒氣。
秋東見狀,笑瞇瞇為李弘多藏了一條小魚幹兒:
“別為不必要的事煩心啦,想想為百歲授課之事,往後煩心的多著吶!”
提起李百歲那臭小子,三人頓時甚麽旁的心思都沒有了。
李弘擱下筷子,皺眉道:
“此事吾不同意,教導百歲可以,但不能教他帝王之道!”
倒是李賢,當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,偷走大兄的小魚幹兒不說,還積極與他唱反調:
“大兄不教,吾教!要吾說,洛陽城那一群窩囊廢加在一起,都不如咱家百歲有天賦,機靈討人喜歡!都是阿耶的孩子,咱們教出來的,難道能比李顯家的差了?再說……”
他的再說,在李弘嚴厲的視線下,沒說出口。
扭過頭,李賢把小魚幹嚼的津津有味,對秋東擠眉弄眼,嘀嘀咕咕:
“本來就是嘛!”
百歲本來就是大兄的嫡長子,阿耶的嫡長孫。百歲繼承皇位,天經地義,連他這個被廢的太子也挑不出錯來。
秋東也不勉強大兄,但他笑瞇瞇的對二兄道:
“那一切就勞煩二兄啦!”
“哪裏哪裏,吾第一個學生,估計也是關門弟子,用心是自然的。”
“弟弟以茶代酒,敬兄長一杯。”
“咱們兄弟齊心,還怕教不出一個好孩子?”
李弘覺得這頓飯噎人,想撂下筷子走人,又憂心兩個弟弟真的給百歲灌輸一些他不該學的東西,面色幾變,還是咬著牙道:
“吾要在旁監督!”
秋東和二兄對視一眼,露出笑意。
讓李弘教百歲帝王之道,是個漫長的過程,秋東從未想過一蹴而就。
他了解大兄,篤定大兄日後勢必會改變主意,因此絲毫不見著急。
怕大兄惱羞成怒,秋東轉而道:
“如今,李氏宗族全部出了大理寺,武家人日子怕是不好過啦,阿娘那裏定然不會坐視不理。不若兩位兄長猜猜看,阿娘會用甚麽法子和三兄過招?”
李弘和李賢對視一眼,兄弟兩幾乎異口同聲道:
“示弱!”
縱觀他們阿娘這一生,當真將示弱玩兒的透徹明白,尤其阿耶在世那些年裏,阿娘在阿耶面前從來都是小女人,千依百順的模樣。
秋東了然,覺得遠離朝堂,二位兄長有了旁觀者清的自覺,對阿娘的判斷當真是準的不能再準。
“那咱們就慢慢等著瞧吧。”
事實上,身為太上皇的武氏,當真是將識時務這一長處發揮到了極致。
等李顯十五這日給她請安時,見到不施粉黛,鬢發皆白,形容憔悴,身上散發出一股了無生趣的暮年蒼蒼味道的阿娘時,當真被嚇了一跳。
在李顯的印象裏,阿娘做皇後時向來從容優雅,等做了天子,更是霸氣十足,好似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,一度成為他永遠都醒不過來的噩夢。
直到他成為皇帝的眼下,想起當年仍有惶惶不安之感。
哪裏能想到,短短時日,阿娘竟好似油盡燈枯一般。
這一刻李顯的心情是覆雜的,當先便是徹底松了一口氣,感覺壓在頭頂的大山轟然倒塌,整個人松快的能飛起來。
當然,這些他不能當著阿娘的面兒表現出來,勉強擠出心疼之色,握住阿娘的手,哀痛道:
“阿娘,您何至於此?”
武氏淚流滿面,痛哭出聲:
“吾自房陵迎汝來,固以天下授汝矣,而五賊貪功,驚吾至此。”*
武氏話說的委婉又不客氣,她告訴李顯,她叫人將李顯從廬陵帶回洛陽,就是要將江山托付到李顯手中。
可五賊為了貪圖從龍之功,楞是迫不及待做出了逼宮之事,多此一舉不說,還傷了他們母子情分。這也就罷了,將她一個皇帝灰溜溜趕到觀風殿這種偏僻之處,叫天下人如何看待李顯這個皇帝?簡直不當為人!
李顯面上閃過一絲不悅,因為阿娘口中所謂的五賊,正是參與神龍政變,將他送上皇位,而被他封王的五人。
其中,張柬之被封為漢陽王、敬暉被封為平陽王、桓彥範被封為扶陽王、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、崔玄暐被封為博陵王,共稱“五王”,所以,神龍政變又被稱為“五王政變”。*
但這份不悅,他沒法兒在阿娘跟前表露,怕惹得阿娘更加不快。
一旦阿娘頂著這幅尊榮顯露人前,屆時他便要成為那千夫所指的不孝子。
想通了這點,李顯忙跪地請罪,抱著阿娘的腿痛哭道:
“阿娘您如此說,簡直折煞兒吶!怪兒忙於政務,忽略了您的感受,實在是兒不該!”
母子兩抱頭痛哭。
而後,朝中針對武三思等武姓人之事便少了許多,武姓人得以繼續參與朝政。
秋東得知此事後,嘆了口氣,對李弘道:
“阿娘心裏是怨恨三兄的。”
李弘默然。
若阿娘真為三兄著想,亦或者真將三兄當成她的繼承者,為江山社稷考慮,便該勸三兄防著外戚,但她沒有。
她不單沒有,還助長三兄散漫的野心,冷眼旁觀三兄將韋氏封為皇後,將韋氏的父親封為親王並加以重用。
眼看著李顯與張柬之等朝中重臣的關系日漸梳理而不言語。
眼看著李顯終於不再將他對上官婉兒的心思藏著掖著,直接封上官婉兒為昭容,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,手握生殺大權,成為比在武帝時期更加耀眼奪目的存在。
眼看著李顯沈迷玩樂,上行下效,坊間已經因為李顯喜歡打馬毬而掀起了馬毬熱。
其中,李旦的兩個女婿,也就是長寧公主的夫婿楊慎交,和安樂公主的丈夫武延秀,為了討好李旦這個岳丈,拼命苦練球藝,無心正事,卻因為球技出眾,得了皇帝的寵愛。*
眼看著李顯生活越來越奢靡,越來越荒唐而不加阻止。
據聞,上月李顯叫人在宮中舉辦了一場拔河比賽,參與者為三品以上官員。能幹到那個品級的大都上了年紀,一場比賽下來各個醜態百出,體力不支者更是手忙腳亂摔倒在地站不起身。
而李顯絲毫沒有體恤臣子的念頭,反而與韋後二人被朝臣們的醜態,逗的開懷大笑。
由此,秋東道:
“阿娘不僅怨恨三兄,還想讓三兄狠狠地摔個跟頭。”
李賢摸著他的圓肚子,很不以為意道:
“阿娘那人,兒子不爭氣她瞧不上,兒子太爭氣她心裏不暢快,本身便是個非常自我之人,一切以她的想法和感受為出發點。
李顯聯合朝臣將她趕下皇位,她記恨李顯是板上釘釘之事。她若能大度的繼續輔佐李顯,一切以江山百姓為重,那才是天上下紅雨的可怕事吶!”
話雖不好聽,卻是事實。
秋東不得不對一臉失望的大兄說一句:
“看來三兄是徹底指望不上了。”
李弘黑著臉罵了一句:
“沒腦子的蠢貨!”
那可不!阿娘是怎麽一步步登上皇位的,他是丁點兒沒長記性,不顧朝臣的激烈反對,執意將韋氏一族高高捧起。不說防備,還大肆重用外戚。
李顯嫌棄張柬之管的太多,直接把張柬之明升暗降,貶出洛陽,還讓張柬之等人遭遇武三思派出的刺客的刺殺。
如此,李顯絲毫不覺得哪裏不對,直呼耳根子終於清凈了。
“如此放任下去,李顯怕是難得善終嘍。”
李賢摸著他的圓肚子感嘆。
他對李顯這個弟弟的感情相當一般,少時兄弟們頭頂有大兄撐著,大家都是普通王爺,他喜好讀書,李顯好鬥雞走馬,頂多算是愛好不同,沒甚麽共同語言。
如今,經歷了這般多風雨後,李顯依然不思進取,他當真覺得不管將來李顯遭遇甚麽,都是活該!
秋東和李弘都沒出聲反駁,兩人覺得李賢說出了他們的心聲。
有些人,當真是爛泥扶不上墻。讓他做個閑散王爺,一輩子上頭有人壓著,下頭有人哄著倒也罷了,再胡鬧總歸有個度。
可一旦將他放在至高無上的皇位上,對所有人來講,都是場災難。
此時,秋東的腦回路難得的與大兄想到了同一處——
他們老李家祖墳的風水是否哪裏有問題,才讓皇位更疊如此一言難盡?
說到祖墳,這年冬,十一月,秋東受詔,趕回洛陽。
伴隨著驚蟄第一聲雷鳴,秋東帶著一身潮氣,大氅下包裹著虛歲已經五歲的李百歲,無視一路上對他請安的宮人和大臣們,疾步進了仙居殿。
壬寅,上陽宮仙居殿內。
太上皇半倚在榻上,宮人精心為她梳妝打扮,面頰點了很顯氣色的胭脂,猛然一見,有種容光煥發之感。
但在場所有人都明白,這不過是回光返照罷了。
秋東抱著李百歲風塵仆仆進來的時候,包括皇帝李顯在內,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他們父子二人身上。
宮人忙上前,將福王殿下帶著潮氣的大氅脫下。
秋東彎腰,將李百歲放在地上,叫他自己走。
李百歲在繈褓中時便被阿耶抱著滿長安城的溜達,自來便不是個怕生的性子,他被先生們教的很好,小小的步子中初見沈穩,在眾人各色打量的視線中,給太上皇和皇帝,以及李旦太平等長輩見了禮。
這些人中,只太平他此前見過,其餘人都只聽過,但無人提醒,他也沒認錯人。
若非場合不對,打量和驚嘆的視線定然會更加肆無忌憚。
李百歲卻不管那些,珍重的從懷中掏出小小一株,已經被仔細壓平,帶著熱度,保存完整的梨花。
遞到太上皇手裏。
他自來熟的爬到榻上,依偎在太上皇身邊,語帶些許難過道:
“昨夜,孫兒與阿耶在驛站借宿,夜風將一株梨花吹落在窗頭,阿耶說這是今春的第一株梨花,孫兒便想著帶來給祖母也瞧瞧。”
太上皇手裏握著第一回見面的孫兒給她的梨花,看著這個渾身冒著機靈勁兒,舉止間帶著幺兒幼時影子的孩子,眼裏閃過一絲精光,問出的問題,卻嚇的滿殿之人心肝兒哆嗦:
“哦?百歲是知道祖母再也見不著下一個春日的梨花,才特意給祖母帶來的嗎?”
熟料李百歲很自然的搖頭,用他熱乎乎的小手,包裹住祖母微涼的大手,驕傲道:
“阿耶說祖父喜歡柿子樹上掛滿果實的場景,所以他親手在祖父陵寢前栽種了兩顆柿子樹。孫爺爺一生與藥草打交道,所以藥王祠前二十畝地全部叫人載滿了草藥。
就跟大伯喜歡炸酥魚,二叔喜歡讀書,三叔愛鬥雞,四叔愛醉春風是一個道理。祖母喜歡梨花,孫兒便順路為您帶來一株。”
眾人驚詫。
太上皇愛梨花?此前竟無人知。
太上皇眼裏的光一閃而過,摸摸李百歲的腦袋,說了聲“好孩子”,算是承認了她這點不為人知的小喜好。
她不再給旁人眉來眼去的時間,直接對秋東道:
“該安排的吾已經安排好了,你把孩子教的很好,這一點上,吾與你阿耶多不如你。”
秋東半跪在榻前,握住她的手,仰頭看著她,輕聲道:
“您很好,您做到了您能做的最好,您已然盡力。兒性子懶散,幼時體弱多病,叫您與阿耶操碎了心。後征吐蕃突厥,您在朝中全力支持,不曾在後勤上為難半點。回朝後與您幾番沖突,您亦不曾說過半句兒的不是。
當年兒便說過,您或許不是最好的母親,最好的妻子,最好皇帝,可您是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,頂頂了不起的女人。”
太上皇很是欣慰的摸摸幺兒腦袋,得意道:
“吾多次對人言,當今天下最了解吾之人,非吾幺兒莫屬,此話,今日亦如是!森*晚*整*理”
“兒慚愧。”
太上皇卻道:
“瞧見你來了,吾便可放心去了。”
秋東喉頭哽咽,眨眨眼,將眼中的澀意沖淡,輕聲道:
“回頭兒帶著百歲,親自給您栽兩顆梨樹!”
太上皇滿意頷首,便有內侍站出來,當眾宣讀她的詔書。
“遺制祔廟、歸陵,令去帝號,稱則天大聖皇後;其王、蕭二家及褚遂良、韓瑗等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,鹹令覆業,祔葬於乾陵”。*
她早就為自己選好了路,去帝號,以皇後之位,與高宗皇帝合葬於乾陵。
臨終前,她原諒了當年的王皇後,蕭淑妃,褚遂良等人。
崩於上陽宮之仙居殿,年八十三,謚曰則天大聖皇後。*
在一切塵埃落定後,沐封姑姑一身素衣出現在秋東跟前,遞給他一串兒財產單子:
“陛下叫奴將這東西交給您,請您轉交居於終南山之人。”
秋東手一頓,好半晌沒說話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人當真是經不得念叨, 兄弟三人才說完李顯的壞話,李顯便派人給秋東送來了大批賞賜。
秋東懶得瞧,讓來臣看著入庫。
李顯的做派, 還是一如既往的讓人一言難盡。
他先頭不知道怎麽想的,非要踩著秋東彰顯存在感。被太平婉拒後, 又怕秋東真的與他秋後算賬,立馬叫人從洛陽送來一大批珍寶。
求和的心不要太明顯。
此舉可把李弘給氣壞了, 李顯你但凡有點當皇帝的膽氣,也別做如此反覆, 唾面自幹的事吶!
李弘當真想找欽天監的人算算, 是不是阿耶墳頭的風水有問題,才導致大唐江山要經歷如此多的風波?
要不然他真的沒辦法解釋這接二連三發生的一切!
李賢在邊兒上摸著圓鼓鼓的肚子說風涼話:
“吾是沒當成皇帝,但如今瞧著那椅子也並非很舒服嘛,也不知太上皇現今被人灰溜溜趕下臺,在觀風殿可感到淒涼?能否體會吾當年心情之萬一?”
秋東也不勸了,親自下廚給兩人做炸酥魚,才哄得二人勉強消氣。
香噴噴的炸酥魚入口, 秋東講話都有點含含糊糊的:
“三兄做法雖然不盡人意,但四兄如今瞧著沈穩多了, 可算喜事一樁!”
這倒也是。
就從李旦被加封號安國相王, 拜太尉、同鳳閣鸞臺三品, 又能急流勇退, 直接辭去太尉一職, 遠離朝堂, 便能看出他的成長。
當然了, 李顯做事讓人一言難盡的地方並非一處兩處,接下來便體現的淋漓盡致。
李旦已經把遠離朝堂的決心表到這個份兒上了, 他順水推舟,讓李旦徹底離開政治中心,在物質上厚待於他,兩相皆宜,賓主盡歡。
他偏不,非要學人家搞一出三辭三讓的戲碼來——
他打算立李旦為皇太弟!*
好家夥,一下子又把李旦架在火上烤,生怕旁人想不起來李旦曾經做過皇帝吶?
讓李旦做皇太弟?為了朝局穩定,除了被迫遷居觀風殿的太上皇,全天下就沒一個人能同意。
李旦能怎麽辦?
不得不照著皇帝給出的劇本,與他上演了一出三辭三讓的戲給全天下看。
大戲落幕,李旦回寺廟過他的清凈日子,李顯心滿意足,向全天下展示了他的寬大心胸——
瞧瞧,不是吾舍不得皇位,而是相王他自個兒不要!日後吾子做太子,可不要再有人跳出來為相王打抱不平啦!
秋東對此的評價是:
“傻的冒泡!”
李賢把魚幹兒嚼的嘎吱作響,嗤笑道:
“聰明的不是地方。”
李弘心累,再也不想阻止兩個弟弟在背地裏說新皇壞話的行為。
實在是,李顯那腦子裏也不知裝的都是啥,咋不想想他有了今日這一出,日後史書上要如何寫?他的皇位是相王讓給他的?
有了相王讓皇位的前提,那相王的子孫將來想染指皇位,豈不是名正言順?
做事怎的如此顧頭不顧腚?
李弘自顧運氣,壓下每每想到此便恨鐵不成鋼的怒氣。
秋東見狀,笑瞇瞇為李弘多藏了一條小魚幹兒:
“別為不必要的事煩心啦,想想為百歲授課之事,往後煩心的多著吶!”
提起李百歲那臭小子,三人頓時甚麽旁的心思都沒有了。
李弘擱下筷子,皺眉道:
“此事吾不同意,教導百歲可以,但不能教他帝王之道!”
倒是李賢,當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,偷走大兄的小魚幹兒不說,還積極與他唱反調:
“大兄不教,吾教!要吾說,洛陽城那一群窩囊廢加在一起,都不如咱家百歲有天賦,機靈討人喜歡!都是阿耶的孩子,咱們教出來的,難道能比李顯家的差了?再說……”
他的再說,在李弘嚴厲的視線下,沒說出口。
扭過頭,李賢把小魚幹嚼的津津有味,對秋東擠眉弄眼,嘀嘀咕咕:
“本來就是嘛!”
百歲本來就是大兄的嫡長子,阿耶的嫡長孫。百歲繼承皇位,天經地義,連他這個被廢的太子也挑不出錯來。
秋東也不勉強大兄,但他笑瞇瞇的對二兄道:
“那一切就勞煩二兄啦!”
“哪裏哪裏,吾第一個學生,估計也是關門弟子,用心是自然的。”
“弟弟以茶代酒,敬兄長一杯。”
“咱們兄弟齊心,還怕教不出一個好孩子?”
李弘覺得這頓飯噎人,想撂下筷子走人,又憂心兩個弟弟真的給百歲灌輸一些他不該學的東西,面色幾變,還是咬著牙道:
“吾要在旁監督!”
秋東和二兄對視一眼,露出笑意。
讓李弘教百歲帝王之道,是個漫長的過程,秋東從未想過一蹴而就。
他了解大兄,篤定大兄日後勢必會改變主意,因此絲毫不見著急。
怕大兄惱羞成怒,秋東轉而道:
“如今,李氏宗族全部出了大理寺,武家人日子怕是不好過啦,阿娘那裏定然不會坐視不理。不若兩位兄長猜猜看,阿娘會用甚麽法子和三兄過招?”
李弘和李賢對視一眼,兄弟兩幾乎異口同聲道:
“示弱!”
縱觀他們阿娘這一生,當真將示弱玩兒的透徹明白,尤其阿耶在世那些年裏,阿娘在阿耶面前從來都是小女人,千依百順的模樣。
秋東了然,覺得遠離朝堂,二位兄長有了旁觀者清的自覺,對阿娘的判斷當真是準的不能再準。
“那咱們就慢慢等著瞧吧。”
事實上,身為太上皇的武氏,當真是將識時務這一長處發揮到了極致。
等李顯十五這日給她請安時,見到不施粉黛,鬢發皆白,形容憔悴,身上散發出一股了無生趣的暮年蒼蒼味道的阿娘時,當真被嚇了一跳。
在李顯的印象裏,阿娘做皇後時向來從容優雅,等做了天子,更是霸氣十足,好似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,一度成為他永遠都醒不過來的噩夢。
直到他成為皇帝的眼下,想起當年仍有惶惶不安之感。
哪裏能想到,短短時日,阿娘竟好似油盡燈枯一般。
這一刻李顯的心情是覆雜的,當先便是徹底松了一口氣,感覺壓在頭頂的大山轟然倒塌,整個人松快的能飛起來。
當然,這些他不能當著阿娘的面兒表現出來,勉強擠出心疼之色,握住阿娘的手,哀痛道:
“阿娘,您何至於此?”
武氏淚流滿面,痛哭出聲:
“吾自房陵迎汝來,固以天下授汝矣,而五賊貪功,驚吾至此。”*
武氏話說的委婉又不客氣,她告訴李顯,她叫人將李顯從廬陵帶回洛陽,就是要將江山托付到李顯手中。
可五賊為了貪圖從龍之功,楞是迫不及待做出了逼宮之事,多此一舉不說,還傷了他們母子情分。這也就罷了,將她一個皇帝灰溜溜趕到觀風殿這種偏僻之處,叫天下人如何看待李顯這個皇帝?簡直不當為人!
李顯面上閃過一絲不悅,因為阿娘口中所謂的五賊,正是參與神龍政變,將他送上皇位,而被他封王的五人。
其中,張柬之被封為漢陽王、敬暉被封為平陽王、桓彥範被封為扶陽王、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、崔玄暐被封為博陵王,共稱“五王”,所以,神龍政變又被稱為“五王政變”。*
但這份不悅,他沒法兒在阿娘跟前表露,怕惹得阿娘更加不快。
一旦阿娘頂著這幅尊榮顯露人前,屆時他便要成為那千夫所指的不孝子。
想通了這點,李顯忙跪地請罪,抱著阿娘的腿痛哭道:
“阿娘您如此說,簡直折煞兒吶!怪兒忙於政務,忽略了您的感受,實在是兒不該!”
母子兩抱頭痛哭。
而後,朝中針對武三思等武姓人之事便少了許多,武姓人得以繼續參與朝政。
秋東得知此事後,嘆了口氣,對李弘道:
“阿娘心裏是怨恨三兄的。”
李弘默然。
若阿娘真為三兄著想,亦或者真將三兄當成她的繼承者,為江山社稷考慮,便該勸三兄防著外戚,但她沒有。
她不單沒有,還助長三兄散漫的野心,冷眼旁觀三兄將韋氏封為皇後,將韋氏的父親封為親王並加以重用。
眼看著李顯與張柬之等朝中重臣的關系日漸梳理而不言語。
眼看著李顯終於不再將他對上官婉兒的心思藏著掖著,直接封上官婉兒為昭容,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,手握生殺大權,成為比在武帝時期更加耀眼奪目的存在。
眼看著李顯沈迷玩樂,上行下效,坊間已經因為李顯喜歡打馬毬而掀起了馬毬熱。
其中,李旦的兩個女婿,也就是長寧公主的夫婿楊慎交,和安樂公主的丈夫武延秀,為了討好李旦這個岳丈,拼命苦練球藝,無心正事,卻因為球技出眾,得了皇帝的寵愛。*
眼看著李顯生活越來越奢靡,越來越荒唐而不加阻止。
據聞,上月李顯叫人在宮中舉辦了一場拔河比賽,參與者為三品以上官員。能幹到那個品級的大都上了年紀,一場比賽下來各個醜態百出,體力不支者更是手忙腳亂摔倒在地站不起身。
而李顯絲毫沒有體恤臣子的念頭,反而與韋後二人被朝臣們的醜態,逗的開懷大笑。
由此,秋東道:
“阿娘不僅怨恨三兄,還想讓三兄狠狠地摔個跟頭。”
李賢摸著他的圓肚子,很不以為意道:
“阿娘那人,兒子不爭氣她瞧不上,兒子太爭氣她心裏不暢快,本身便是個非常自我之人,一切以她的想法和感受為出發點。
李顯聯合朝臣將她趕下皇位,她記恨李顯是板上釘釘之事。她若能大度的繼續輔佐李顯,一切以江山百姓為重,那才是天上下紅雨的可怕事吶!”
話雖不好聽,卻是事實。
秋東不得不對一臉失望的大兄說一句:
“看來三兄是徹底指望不上了。”
李弘黑著臉罵了一句:
“沒腦子的蠢貨!”
那可不!阿娘是怎麽一步步登上皇位的,他是丁點兒沒長記性,不顧朝臣的激烈反對,執意將韋氏一族高高捧起。不說防備,還大肆重用外戚。
李顯嫌棄張柬之管的太多,直接把張柬之明升暗降,貶出洛陽,還讓張柬之等人遭遇武三思派出的刺客的刺殺。
如此,李顯絲毫不覺得哪裏不對,直呼耳根子終於清凈了。
“如此放任下去,李顯怕是難得善終嘍。”
李賢摸著他的圓肚子感嘆。
他對李顯這個弟弟的感情相當一般,少時兄弟們頭頂有大兄撐著,大家都是普通王爺,他喜好讀書,李顯好鬥雞走馬,頂多算是愛好不同,沒甚麽共同語言。
如今,經歷了這般多風雨後,李顯依然不思進取,他當真覺得不管將來李顯遭遇甚麽,都是活該!
秋東和李弘都沒出聲反駁,兩人覺得李賢說出了他們的心聲。
有些人,當真是爛泥扶不上墻。讓他做個閑散王爺,一輩子上頭有人壓著,下頭有人哄著倒也罷了,再胡鬧總歸有個度。
可一旦將他放在至高無上的皇位上,對所有人來講,都是場災難。
此時,秋東的腦回路難得的與大兄想到了同一處——
他們老李家祖墳的風水是否哪裏有問題,才讓皇位更疊如此一言難盡?
說到祖墳,這年冬,十一月,秋東受詔,趕回洛陽。
伴隨著驚蟄第一聲雷鳴,秋東帶著一身潮氣,大氅下包裹著虛歲已經五歲的李百歲,無視一路上對他請安的宮人和大臣們,疾步進了仙居殿。
壬寅,上陽宮仙居殿內。
太上皇半倚在榻上,宮人精心為她梳妝打扮,面頰點了很顯氣色的胭脂,猛然一見,有種容光煥發之感。
但在場所有人都明白,這不過是回光返照罷了。
秋東抱著李百歲風塵仆仆進來的時候,包括皇帝李顯在內,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他們父子二人身上。
宮人忙上前,將福王殿下帶著潮氣的大氅脫下。
秋東彎腰,將李百歲放在地上,叫他自己走。
李百歲在繈褓中時便被阿耶抱著滿長安城的溜達,自來便不是個怕生的性子,他被先生們教的很好,小小的步子中初見沈穩,在眾人各色打量的視線中,給太上皇和皇帝,以及李旦太平等長輩見了禮。
這些人中,只太平他此前見過,其餘人都只聽過,但無人提醒,他也沒認錯人。
若非場合不對,打量和驚嘆的視線定然會更加肆無忌憚。
李百歲卻不管那些,珍重的從懷中掏出小小一株,已經被仔細壓平,帶著熱度,保存完整的梨花。
遞到太上皇手裏。
他自來熟的爬到榻上,依偎在太上皇身邊,語帶些許難過道:
“昨夜,孫兒與阿耶在驛站借宿,夜風將一株梨花吹落在窗頭,阿耶說這是今春的第一株梨花,孫兒便想著帶來給祖母也瞧瞧。”
太上皇手裏握著第一回見面的孫兒給她的梨花,看著這個渾身冒著機靈勁兒,舉止間帶著幺兒幼時影子的孩子,眼裏閃過一絲精光,問出的問題,卻嚇的滿殿之人心肝兒哆嗦:
“哦?百歲是知道祖母再也見不著下一個春日的梨花,才特意給祖母帶來的嗎?”
熟料李百歲很自然的搖頭,用他熱乎乎的小手,包裹住祖母微涼的大手,驕傲道:
“阿耶說祖父喜歡柿子樹上掛滿果實的場景,所以他親手在祖父陵寢前栽種了兩顆柿子樹。孫爺爺一生與藥草打交道,所以藥王祠前二十畝地全部叫人載滿了草藥。
就跟大伯喜歡炸酥魚,二叔喜歡讀書,三叔愛鬥雞,四叔愛醉春風是一個道理。祖母喜歡梨花,孫兒便順路為您帶來一株。”
眾人驚詫。
太上皇愛梨花?此前竟無人知。
太上皇眼裏的光一閃而過,摸摸李百歲的腦袋,說了聲“好孩子”,算是承認了她這點不為人知的小喜好。
她不再給旁人眉來眼去的時間,直接對秋東道:
“該安排的吾已經安排好了,你把孩子教的很好,這一點上,吾與你阿耶多不如你。”
秋東半跪在榻前,握住她的手,仰頭看著她,輕聲道:
“您很好,您做到了您能做的最好,您已然盡力。兒性子懶散,幼時體弱多病,叫您與阿耶操碎了心。後征吐蕃突厥,您在朝中全力支持,不曾在後勤上為難半點。回朝後與您幾番沖突,您亦不曾說過半句兒的不是。
當年兒便說過,您或許不是最好的母親,最好的妻子,最好皇帝,可您是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,頂頂了不起的女人。”
太上皇很是欣慰的摸摸幺兒腦袋,得意道:
“吾多次對人言,當今天下最了解吾之人,非吾幺兒莫屬,此話,今日亦如是!森*晚*整*理”
“兒慚愧。”
太上皇卻道:
“瞧見你來了,吾便可放心去了。”
秋東喉頭哽咽,眨眨眼,將眼中的澀意沖淡,輕聲道:
“回頭兒帶著百歲,親自給您栽兩顆梨樹!”
太上皇滿意頷首,便有內侍站出來,當眾宣讀她的詔書。
“遺制祔廟、歸陵,令去帝號,稱則天大聖皇後;其王、蕭二家及褚遂良、韓瑗等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,鹹令覆業,祔葬於乾陵”。*
她早就為自己選好了路,去帝號,以皇後之位,與高宗皇帝合葬於乾陵。
臨終前,她原諒了當年的王皇後,蕭淑妃,褚遂良等人。
崩於上陽宮之仙居殿,年八十三,謚曰則天大聖皇後。*
在一切塵埃落定後,沐封姑姑一身素衣出現在秋東跟前,遞給他一串兒財產單子:
“陛下叫奴將這東西交給您,請您轉交居於終南山之人。”
秋東手一頓,好半晌沒說話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